團結香港基金會呼籲吸納海外醫生 建議增考試外晉升渠道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4/10 16:24

最後更新: 2019/05/08 14:07

分享:

分享:

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政策研究院主管黃元山(中)呼籲吸納海外醫生,紓緩醫療人手不足問題。

香港醫療體系負荷日益增加,但醫委會近日否決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要求方案。智庫團結香港基金今日發表政策倡議報告,建議參考外國做法,吸引海外醫生來港執業。

現時非本地培訓醫生要成為正式註冊醫生,必須通過醫委會的執業資格試,如未能通過,最多只能在港有限度執業。基金會建議,放寛執業資格試的實習要求,並容許有限度執業的醫生,以考試外的途徑晉升成正式註冊醫生。

基金會針對執業資格試,和有限度執業醫生兩方面,各提出3項建議。

在執業資格試方面,基金會建議提供執業試的考試大綱及預習材料,令海外考生有充分的準備,公平地參與考核。另外又建議,免除執業試前需具備實習經驗的要求,和在特定條件下(如已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一段時間),可用海外實習經驗代替本地醫院實習。

基金會副總幹事兼政策研究院主管黃元山認為,醫生在考獲執業資格試後,仍有實習要求,故可考慮放寛試前的實習要求。

在有限度執業醫生方面,黃元山形容香港現時制度為死胡同,有限度執業的醫生除考試外,並無其他晉升途徑,令海外醫生為之卻步。

基金會建議,讓已在公營機構執業達指定年數的海外醫生,晉升至正式註冊醫生。而為了保障醫生質素,有關當局亦應考慮列明有限度註冊醫生的晉升資格,例如從世界排名前50位醫學院,取得醫學資格,方能有條件地晉升為正式註冊醫生。

最後報告亦建議,香港應考慮放寬有限度註冊醫生,必須在外地醫療機關註冊的要求。